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,是透過經驗、日常生活的點滴、大人的反應來探索世界,並構建出價值觀及自我認知。
繪畫是能幫助兒童進行思考
在兒童身心發展上,兒童會用繪畫來瞭解他在性別、社會權力中自己的位置並展露出他的喜好。藉由線條、顏色彩繪去表達出內在的害怕、想法及感受,孩子們開始會分別(注意!是分別而不是分辨!)出好與壞,善良與邪惡,有權力或虛弱等,展露出孩子逐漸理解意識層面上的概念。而繪畫,則提供孩子建立概念組織化的結構。
當孩子體驗到的經驗非常豐富,開始心中有很多想法感受湧現,並能對世界的事物進行歸類及進行某種邏輯的連接時。透過自由繪圖與分享,我們可以瞭解兒童的經驗面的思考歷程,或是對自己在生病時、家裡有重大變故等經驗,進行主觀感受的了解。
然而要瞭解兒童及與他們溝通,必須從發展的觀點著手。
他們不是成人的縮影,兒童有其具體真實的世界
藉由繪畫,他們能把經驗過的事傳達出來。
與孩子一起繪畫有什麼好處?
陪伴孩子創作繪畫,可以讓你和孩子的關係起到強大的連結性,提升孩子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親密與信任關係並達到療癒作用。
許多小孩罹患疾病或是有身心創傷時,繪畫是被公認較不具威脅性且能避免兒童啟動防衛機制的方式,因此透過藝術活動來調和兒童情緒衝突 , 或讓孩子將其想表達的意念化為具體的作品時,就能透過不同階段的畫作看見孩子心理層面上的轉折及改變。進而讓大人更能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狀態。
繪畫對兒童與青少年而言更是自身對生活環境的經驗表現。而父母如果能瞭解兒童的繪畫表達發展階段,是瞭解兒童繪圖的基礎,就可引領自己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。
了解孩子不同時期的繪畫表現方式,不僅可以讓自己用另一種方式進入孩子的世界。而繪畫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了解及接納自己,促進兒童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發展外,也幫助兒童準備好去拓展自身的學習經驗。
我是青青老師,讓你的寶寶成為未來的領航員!